精彩不止在赛场!一键解密“大奥运”报道真经
编者按
报道奥运赛事是很多记者都向往的经历,作者有幸在“双奥之城”见证历史,是记者之路上不可多得的财富。但奥运会不只是比赛,精彩不仅在赛场。
本期推送中,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记者杜燕和陈杭从接地气、聚关切、下功夫三个方面分享了报道奥运赛事的宝贵经验。
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于中国,百年圆梦。2022年,中国将迎来冬季奥运会。北京即将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既举办夏奥会又举办冬奥会的城市。作为一名记者,我们有幸在“双奥之城”见证历史,在采访、写稿的往复循环中,奔赴每一个现场……
放眼国际,从小处着手
“你免费看了好多场比赛呀!” “郭晶晶本人漂不漂亮?” “能帮忙搞到菲尔普斯签名么?”……2008年,北京奥运会盛大开幕。当许多亲友们或羡慕、或好奇、或“求助”的时候,作为记者的我,石化了。奥运场馆,我是跟踪建设进展去采访;郭晶晶本人,我见过、也近距离采访过。但,这都不是在奥运赛事期间。尴尬不尴尬?!
“这是一届无与伦比的奥运会。”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雅克·罗格在2008年奥运会闭幕式上由衷赞叹。北京奥运会留下了大量的物质和非物质遗产,给中国带来新的机遇。奥运采访之旅,于我个人而言,也是开启记者之路便收获的一笔宝藏。
奥运会不只是比赛,精彩不仅在赛场。
▲一名小朋友观看2008年北京奥运会相关内容的展示。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
2008年,中国百年圆梦,也圆满回答了“奥运三问”。2022年,中国奥林匹克梦想继续向前迈进。在两次办奥过程中,中国在环境、交通、赛场、安保等硬件上提出高标准,还要实现在文化、法治、国民素质等软实力上的全方位提升。
“奥运年”伊始,我来到北京分社开始一名“新人”的新故事。我参与记录了筹办奥运会的过程、城市保障奥运顺利举办的过程、“后奥运”时期综合利用奥运遗产的过程,我是站在“鸟巢”之外看奥运的记者,是在奥运赛时担任“非注册记者”的记者,就算是报道“大奥运”的记者吧。
刚到新部门,就能参与到全球盛典、全球瞩目的大事件报道中(这不就是中新社的一贯风格么,鼓励新人去探索、锻炼、成长),兴奋伴随着惴惴不安。
我开始学习同事们、同行们的“大奥运”作品。“以小见大”,是我得到的经验。“小”,既指报道篇幅小,精选素材,力求短小精悍,也指报道切口小,从细节处、从细微处入手,接地气。
▲杜燕2008年北京奥运会闭幕后出去撒欢儿,还背着采访期间的背包和“非注册记者”证件
中新社一直倡导客观平实、短小活泼的“中新风格”。拿北京分社记者2007年2月的一篇报道——《北京奥运提升市民素质从自觉排队开始》为例,560字左右,文中写道:“北京期望在未来一年半内,通过各种官方组织的紧凑活动,令多数市民具备言行优雅、爱护市容、排队礼让、文明观赛、诚信待客等五大文明素养。”“北京人除了要改掉排队‘加塞’的毛病,还必须戒掉赛场上的‘京骂’。” 文中提出的毛病,作为读者的我瞬间脑补了当年挤300路时整个上车过程的场面。此稿正是体现了“中新风格”,获得了当年的中国新闻奖。
还有一篇印象深刻的稿件——《当北京豆汁遭遇奥林匹克》,描写了北京老字号小吃店为了迎接奥运而作出的种种准备,包括翻译菜单,比如把豆汁译成“北京可乐”,这种翻译简短而又形象,让熟悉可乐的外国游客能很快了解并记住京城独特的豆汁。
以上稿件均不是宏大的叙事,却讲述了北京以及市民改善城市软环境建设做出的努力。这样的稿件、这样的改善,还有很多,以至于当时有外报鲜明地提出“必须用开放的心态看待脱胎换骨的北京”。
在中国的首都首次举办奥运会,这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关注北京,甚至来到北京。作为奥运报道组成员之一,如何报道正在发生变化的城市、国家?我从游客们来北京的吃住行等方面入手。
住宾馆还是住市民家?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能和当地人顺畅地沟通么?我多方联络,希望通过《奥运住宿缺十几万张床位 北京人开放家庭迎宾客》《北京民警脱口能说十三国语言》等稿件,让人们从这些小事中,从普通的工作者、从普通的市民那里,认识变化着的北京,了解开放、友善的中国。
▲北京冬奥会比赛场馆“水晶鞋” 首钢滑雪大跳台。中新社记者 富田 摄
就在记者们书写着奥林匹克运动中的中外文明交流、碰撞和沟通,探讨着“后奥运”时代的北京乃至中国发展之时,2015年,北京再次拥抱奥林匹克运动,正式确定将于2022年迎来冬奥会。北京分社再一次投入到奥运筹办的报道中。陈杭于2019年加入中新社北京分社,他的“第一份工”,也是头等重要的任务,就是报道冬奥会的筹备工作。
熟悉又陌生,是他对奥运会的“情感”。2008年的奥运会,初中生的他是观众。2022年的冬奥会,他是参与者。
场馆建设、测试活动、文化活动、赛会服务保障……冬奥筹办工作千头万绪,让他这个“新兵”时刻在思考:如何对有价值的新闻点进行持续跟踪与深度挖掘,并力争在报道工作中出彩。
以冬奥场馆报道为例,场馆既有改造利用的“鸟巢”“冰立方”,也有疫情下争分夺秒建设的“冰丝带”。陈杭与2021年伊始加入分社的记者徐婧一起实地探访了解场馆在科技、绿色、人文等方面的成果,并以运动员或观众的视角体验场馆服务与设施功能,以系列报道的方式将场馆亮点,由点到面串联起来,呈现冬奥场馆“金名片”的魅力。
▲陈杭在位于北京市延庆区的世园公园参加北京2022年冬奥会火种展示活动
“胸中有丘壑,眼里存山河”,我想,保有这样的意识,能帮助我们跳出一件具体的事情,在更大范围、更广视角来审视、思考,即便是一篇短消息,行文的思路、逻辑就有了“格局”,下笔之时也就能言之有物、言之有理、言之有序、言之有趣,一篇可读、可亲的稿件便跃然纸上。
聚焦关切,让理性发声
新闻报道要客观、公正,无论是新闻事件的报道,还是人物报道,记者都要以“局外人”“观察者”的身份出现,切莫被牵引着而放弃了独立思考、理性表达的机会。
2008年4月12日,席琳迪翁在结束2008世界巡演上海演唱会后,当天携家人赶到北京,参加“推广北京奥运歌曲的官方电视栏目《唱响奥运》”节目录制。即便我不是迷妹,依然被“天后”迷到。当天,她和丈夫一起亮相,侃侃而谈歌曲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,一度因往事潸然泪下。她还谈到与奥运的缘分,也谈到反对抵制、支持北京奥运等内容。我听得入神,更是为之动容,在现场想着完成一篇感人肺腑的通讯。不过,最终以一篇《席琳迪翁:不赞同对北京奥运会采取任何抵制活动》短消息稿件面世。
彼时,北京奥运圣火在少数西方国家的城市(如巴黎、伦敦)传递时出现了干扰破坏奥运圣火传递的情况。如此处理稿件,一方面,是和部门领导沟通后认为,她作为国际歌坛最具影响力的天后级人物,发声有分量;另一方面,稿件理性表达的同时文内也不乏感性抒情,浓缩后的消息更有可读性。
▲杜燕在采访间歇有幸体验一把担任“冬奥火炬手”的荣耀。
“大奥运”报道,是一个持续的过程,是日常报道中让“奥运”住在心里的过程。在当年4月下旬的一场“中国奥运城市之旅”图片展活动上,英国驻华大使欧•威廉爵士宣读了英国首相布朗发来的贺词。我眼前一亮,当日的消息从展览稿件变成了外国政要表态稿件:《布朗发贺词祝福北京:在同一个世界共享奥运精神》,随后1天又紧盯“针对24日有媒体报道称英国首相布朗将来到北京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”,刊发《英驻华大使馆重申:布朗将参加北京奥运会闭幕式》。不管开幕式、闭幕式,这都是针对抵制的“回应”,表达了人们对北京奥运会举办的支持。
北京冬奥会是在新冠肺炎疫情下举办的一届奥运林匹克盛会,挑战更大。分社同事们关注疫情下的场馆建设、测试赛等内容,也关注奥林匹克文化、奥林匹克精神的传承与传播。分社记者刘文曦在参加孩子学校活动的时候,留意到一位在青少年心中播散“奥运的种子”的专家。我们策划推出主题为“奥林匹克教育的全球推广与东方模式如何共系’同心结’?”的稿件,讲述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“比赛还没有开始,但中国在奥林匹克教育上已经获得了一块金牌”,到中国将2008年奥运会的宝贵遗产传承和发扬,并致力于为世界留下宝贵人文遗产。
▲《中国如何将“奥运的种子”播散在青少年心中?》
我想,平时的工作中,我们总会碰到一些突发事件,在采写过程中我们要客观、求实、理性。记者终究是饱含情感的存在,那就在思考过程中让感性与逻辑并存,让理性表达也传递有温度的信息。
精进本领,肯下笨功夫
“三十日中午,来自台湾的陈先生推着一辆自行车、背着大包,自行车绿底白字写着‘北京奥运’,这让他在北京奥运场馆鸟巢西侧的天桥上显得引人注目。”这是北京奥运倒计时一百天一篇特写稿件《在鸟巢感受民众奥运热情》的开头语。
▲图为北京奥运倒计时牌归零。中新社记者 杨慧峰 摄
身在中新社,总不自觉地想着港澳台侨。这些年过去了,我仍对“碰到”陈先生心有戚戚。可遇而不可求,前提是,记者在现场。
从奥运报道开始至今,我觉得许多“笨功夫”非下不可,比如到现场、做准备、做笔录,即便如今有了先进到可以随时转出文字的录音笔,有了可以远程面对面视频的电话,等等。
笨功夫,说到底,是老生常谈的“四力”——脚力、眼力、脑力、笔力。“大奥运”整个报道过程战线长,但又不同于日常报道,需要记者行有定力,即在长时间内不放松对“奥运”的敏感、热情。
即便是和奥运无关的采访,也常常因为在现场与人的攀谈,在现场观察而能寻觅到新的线索。
当年,《京城体育餐厅主打“奥运菜”》寻到瑞典乒坛名将瓦尔德内尔投资建设的餐厅、《北京首位盲人DV师:拍部纪录片献给残奥会》找到主人公,都是在扫街、在闲聊中获得的线索。
▲图为“雪如意”国家跳台滑雪中心 。中新社记者 富田 摄
心有所持,温暖坚定!北京冬奥会即将开幕,我依然作为“非注册记者”去记录“双奥之城”的变化,陈杭也即将进入“冬奥闭环”,不仅是在赛场外,还将走进赛场,以洪荒之力书写赛场内外的冬奥故事,记录疫情下的全球盛事。(如果想要某一个运动员签名,找他,这次说不定就能实现哦!)
作为记者,有时是“一个人的考察队”,有时是“一支考察队”,都要去发现、发掘、整理、记录。那么,“笨功夫”用心练久了,或许就练成了“真功夫”。
▲《盘点冬奥场馆的中国元素:起跳时能看见长城(含外景)》
策划:苏碧滢
作者:杜燕 陈杭
编辑:董子畅推荐阅读大咖点评!中新社这组稿件为何能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?
小牛杯 “火眼金睛”挑战赛启幕!这些易错词你能精准“pick”吗?
2021年全球新闻业有啥新变化?码住这篇就够了!
毛泽东为何亲自定调这篇中新社稿件?
到了现场没思路?300字获奖消息教你抓住新闻点!
假如只能采访十分钟,记者该怎么办?好题目从哪来?关键要有“大局观”!